《奇特的一生》 ⭐️⭐️⭐️
《卡片笔记写作法》 ⭐️⭐️⭐️⭐️
此时
此书
苏联作家格拉宁为生物学家柳比歇夫(Alexander Lyubishchev)1916 - 1972 创作的传记,核心在于介绍他独创的"时间统计法"——通过56年如一日记录时间开销
将时间支出分为两类:
每晚统计时间消耗,月末汇总分析,年底撰写年度报告(如1963年他统计出全年有效工作达1906小时,平均每天5.1小时)。
他一生积累了超过5万小时的纯学术时间(相当于每天3小时持续50年)。84岁临终前仍在工作
1943年7月14日
理论工作:物种形成的数学模型 —— 1h45m(效率评分:A-,后45分钟被敲门打断)
校对《蚜虫分类手稿》 —— 58m(错误率:2处/千字)
与生态学家И.А.基里洛夫讨论物种竞争模型 —— 1h15m
产出:修正论文公式(3处错误避免)
效率评分:A(明确议题,无闲聊)
参加研究所周年聚餐 —— 2h40m
有效交流:12m(与年轻学者讨论蚜虫标本采集)
其余时间:被迫听领导讲话(38m)、重复性寒暄(50m)
1970年8月7日
晨泳(1.5公里) —— 28m(心率140,恢复良好)
午休(严格20分钟) —— 20m(无超时)
1965年4月9日
计划任务:《科学史》第三章撰写
实际执行:1h10m(被同事打断2次,共损失25m)
复盘:下次写作期间关闭办公室门
调整方案:
1965年圣诞节
妹妹全家来访 —— 5h30m
有效时段:1h(甥女请教数学问题)
无效时段:4.5h(家长里短,电视噪音)
批注:
1937年:
柳比歇夫(时年约41岁)已在昆虫分类学领域取得显著成就,研究所高层提议由他接任行政职务。
他的计算:
通过时间统计法预估,担任所长后:
结论:行政工作与个人研究目标冲突,果断拒绝。
二战时在防空洞仍坚持每日3小时科研(用时间记录对抗战争混乱)。
学术产出:
阅读量:
时间复利:
领域 | 具体贡献 |
---|---|
数学 | 研究生物统计学中的概率问题,提出"形态测量学"新方法(如用几何学分析昆虫形态演化) |
科学史 | 撰写《科学史中的方法论问题》,探讨伽利略、牛顿等科学家的思维模式 |
哲学 | 对"时间本质"的哲学思考(直接启发其时间统计法) |
语言学 | 精通多国语言,翻译英、德、法学术文献,甚至研究古斯拉夫语语法 |
文学批评 | 出版《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三重辩证法》等文学分析著作 |
终身学习者的圣经
"五等分时间分配法"(科研/阅读/社交/生活/兴趣均衡)成为FIRE(财务自由早期退休)运动者的时间模板
案例:一位MIT教授模仿其方法,用10年业余时间自学成建筑史专家并出版专著
柳比歇夫证明了两个重要观点:
对时间更敏感一些
德国社会学家尼克拉斯·卢曼如何通过"卡片盒笔记法"(Zettelkasten),在没有学位背景的情况下,成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社会学家之一。他的方法核心在于:记录灵感、建立连接、形成网络、涌现新知。该书不仅是一本笔记方法指南,更是一套完整的知识管理体系。
凭借卡片笔记写作法(Zettelkasten)高效输出了大量跨学科著作,并在社会学、系统理论等领域提出了开创性观点。以下是他的主要学术成果和贡献:
举个例子:自我认知,数据分析,科技(LLM,自动驾驶),宠物学,零售 ....
连接带来更多学习知识的快乐
❌ 误区一:机械堆积摘抄
❌ 误区二:过度分类整理
❌ 误区三:盲目追求数量
卢曼认为:社会系统的最小单位不是人,而是"沟通"(Communication)。
"沟通"的严格定义:一个包括"信息(Information)→表达(Utterance)→理解(Understanding)"三重选择的闭环过程。
举例:当你读到这句话时,社会系统存在的不是"你"和"我",而是"这段文字传递的信息是否被理解"这一沟通事件
数字仓鼠
https://m.gmw.cn/2024-05/15/content_1303737454.htm
核心需要「记录自己的声音」,因为自己的想法是别人无法告诉你的。只有能打动自己的东西,才能成为知识生产的核心。
换种收藏方式: